林渊液
如花美眷
P004
从2020年到2021年,新冠疫情犹如漩涡,许多生命在其中下沉,一些反思也从中浮现。这一年多来,疾病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演绎中愈加被隐喻化,“身体的一种病”转换成国家、阶级、族群,甚至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批判与撕扯。新冠疫情阴霾之下,小至人情世故的冷与暖,大至中西医之争的是与非,都理应和疾病一道,成为一面镜子抑或是一剂疫苗,既能照见人类惊恐的过往,也能在将来某个时刻,面对新的“疾病”,有提前免疫的功效,庇护“如花美眷”的微小命运。
林遥
香港的“大武侠时代”
P018
2018年,香港当代武侠小说大家金庸驾鹤西去,让几代武侠迷感叹“世间再无江湖”。如今蓦然回首,依然听闻剑啸香江;转身寻“侠”香港,此情可待成追忆。梳理江湖过往,犹如大声念出英雄大会的“点名簿”,历数风云人物,让我们重新审视作为香港文学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,如何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,让英雄情怀和民族大义成为无数华人的精神图谱,也让我们看到香港多元文化中“武侠基因”的流变。
中国第六代导演的贾樟柯自学生时代起就将镜头对准中国的“县城”,以此作为当代中国发展的观察样本。二十余年来,他创作了《小武》《站台》《山河故人》《江湖儿女》等一系列特具个人标签和艺术特色的电影作品,可以说是中国融入全球化、步入后现代社会的“当代史”的生动注脚。美国汉学家白睿文梳理了贾樟柯的创作历程,同时在与贾樟柯的对谈中,回忆并继续“围观”了《小武》这部电影,这既是对贾樟柯电影创作的一次回眸,也是对中国艺术电影的一次辨析与思考。
作家张炜继续用他别致的角度、敏锐的观察、深刻的见地解析他心目中“文学的八个关键词”的最后三个词:地域、恐惧和困境。张炜从四十余年的创作经验与海量的阅读心得中,探索绕不开的文学母题,厘清“地域性”与“世界性”的异同,感知文本中“恐惧”的颤栗,破解“困境”重重的文学谜题,对文学爱好者和文学创作者而言,跟随张炜的视角,领悟如此深入肌理的解读,便可以转化为自己探索文学机锋的密钥,既烛照文学,亦洞见人生。
宁肯 蓝牡丹P126
“文学即人学”是锚定中国现当代文学价值观最重要的命题之一,在文学中挖掘人性,无论善恶,皆是可供借鉴的涌泉。小说家宁肯在《蓝牡丹》中,手把手领着读者走到具体的、活生生的人身边,同时也是走进了作者本人的少年时代,在小人物跌进大事件的际遇中,全身心地领会那个时代给予每个人的彻骨感受,与之共鸣,与之共生,进而在这一过程中,领悟“文学即人学”和“文学见人性”的真正含义。
少年视角的回忆性书写,是很多小说家乐于采用的一种创作方式。少年的身影在屋顶上闪过,他所谓的侠客行为,犹如蝴蝶效应中轻轻扇动的翅膀,成为改变某个人命运的关键所在。在小说家刘荣书这里,少年视角的回忆好比是一架携带微型摄像头的无人机,从他手中起飞,穿越时空去俯瞰1980年代冀北大地上发生的一切,窥探着乡土大地上的人和事,也记录着烟火往事与人性沉浮。
对岸
P184
从成长的角度看,家庭关系与情感关系是一个人延续一生的心灵功课。与家人、恋人之间的情感交错,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络,网中千千结连着千万个神经末梢,任何一处的细微颤动,都有可能被放大成生离死别,牵动着个体的命运。《对岸》正是抓了这一层错综复杂的关系,写出了真实的“这一个”和挣扎的“每一个”。